首页 > 快讯 > 正文

大龄农民工“难题”需绸缪

2023-07-07 08:46:01 来源:极目新闻

大龄农民工的难题,也是千千万万农民工必然面临的问题,更是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必须解决的一道现实课题。


(资料图)

相关内容来源于网络

彩云网评特约评论员丁铁

近日,有媒体刊发《一位“退休”农民工的难题》,讲述通过在辞掉县城网吧两班倒的清洁工工作后,52岁的田平英积极地失业自救的案例,直面当前部分农民工一旦失业就可能面对被“退休”而收入大幅减少的现状。

农民工是新型城镇化、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。根据《2022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》,我国农民工总量达29562万人。农民工“饭碗”稳不稳,直接影响到经济发展。近年来,党中央、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民工就业问题,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举措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,完善其就业创业支持政策。2022年11月,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、国家发展改革委等5部门联合印发《关于进一步支持农民工就业创业的实施意见》,就支持农民工及脱贫人口就业创业作出进一步部署。

5月份,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.2%,与上月持平,失业率今年以来整体呈下降态势。其中,进城务工农民工失业率继续降低,5月份外来农业户籍劳动力失业率为4.9%,比上月下降0.2个百分点,连续3个月下降,农民工就业总体向好。但同时,部分年龄较大、学历水平较低、不熟悉招聘软件、缺乏专业职业技能的农民工,在受到所从事行业发展以及就业竞争的冲击而失业,就不得不面对除了苦力什么也做不了的现实,甚至长时间望“业”兴叹难以再上岗。

52岁的田平英只上过两年小学,就业选择范围十分有限,所能寻找的岗位基本集中于县城的餐馆服务员、夜宵店帮工或清洁工等。与此同时,招聘软件所需的注册过程对她而言也不十分友好,于是只能通过每天游走在县城的大街小巷,寻找是否有张贴出来的招聘公告。事实上这并非个别现象,而是稳就业工作中需重视的问题,尤其应当关注大龄农民工的生活和权益保护问题,尽可能满足其通过自身劳动维持家庭开支的需要,而不能坐视他们被“退休”。

大龄农民工望“业”兴叹,有其身体健康,以及农民工总量趋于饱和的因素。但同时,低技能、劳动密集型行业、常规重复性岗位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被加速替代,还有在规范用工中略显苛刻的用工年龄管理等,迫使一部分农民工无工可干,也是不争的事实。去年底出台的《关于进一步支持农民工就业创业的实施意见》明确,“尊重大龄农民工就业需求和企业用工需要”“不得以年龄为由‘一刀切’清退”,为大龄农民工就业提供了制度保障。

在以制度保障划出不得迫使大龄农民工被“退休”的硬杠杠的同时,还需以更大力度保障大龄农民工就业。指导企业根据农民工身体状况合理安排工作岗位,强化安全生产管理;以就业为导向,推进企业下单、培训机构接单、农民工点单、政府买单的公益性职业技能培训。此外,应立足当地企业、园区、特色产业等拓展就业岗位,并允许失业农民工在常住地、就业地、参保地进行失业登记,强化职业指导、职业介绍、就业扶持,引导促进他们转岗就业。

一位大龄农民工的难题,也是千千万万农民工必然面临的问题,更是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必须解决的一道现实课题。早一点谋划,多一点实干,从当下开始思考解决问题,未来才不至手忙脚乱。

(来源:云南网)

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“极目新闻”客户端,未经授权请勿转载,欢迎提供新闻线索,一经采纳即付报酬。

关键词:

本文来源: 极目新闻


上一篇: 【威海天气预警】7月7日荣成发布黄色大雾预警,请多加防范
下一篇: 最后一页

为您推荐
推荐阅读

资讯

行业

服务

人才